急诊电话:0516-81302114

就医服务

世界提高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| 齐心协力,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

2024-11-27 12:00 854

2024年11月18日-24日,全球将迎来一年一度的“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”。“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”是一项由WHO发起的全球行动计划性运动,自2015年以来,每年举办一次,旨在通过有效的沟通、教育和培训,解决日益严重的抗生素和其他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。

今年的主题为“教育、倡导、立即行动”,旨在通过教育和倡导,提高公众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认识和了解,立即行动起来,促进合理使用,共同应对微生物耐药性的挑战。

 

 

01.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?

抗微生物药物,也即抗感染药物,即杀灭或者抑制微生物生长或繁殖的药物,主要包括四大类别:抗细菌药、抗真菌药、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。
抗微生物药物
指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(细菌、真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)生长、繁殖的药物,是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、动物及植物感染的药物,包括抗菌药物、抗病毒药、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。
抗菌药物
名字带“-西林”、“头孢-”、“-霉素”、“-沙星”等药物,如阿莫西林、头孢呋辛、头孢克洛、红霉素、阿奇霉素、左氧氟沙星等。
抗病毒药物
名字带“-韦”的药物,如阿昔洛韦、更昔洛韦、奥司他韦等。
抗真菌药物
名字带“-康唑”、“-芬净”的药物,如酮康唑、氟康唑、伏立康唑、米卡芬净、卡泊芬净等。
抗寄生虫药
如阿苯达唑(驱虫药)、氯喹(抗疟药)等。

02.抗微生物药物为什么会有耐药性?

抗微生物耐药(AMR)指微生物(如细菌、病毒、真菌和寄生虫)发生变化,对原本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(如抗生素、抗病毒药、抗真菌药等)产生抵抗力,使得这些药物不再能有效控制或杀死它们。简单来说,就好像病菌们“练就”了一身“本领”,让我们常用的对抗它们的“武器”变得不再那么管用了。

 

例如:曾经用某种抗生素很容易就能治好的肺炎,因为引起肺炎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,现在可能需要使用更强效、更昂贵的药物,甚至有时候即便用尽各种办法,也很难彻底清除病菌,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,延长患病时间、增加痛苦,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危及生命。

03.预防抗微生物药耐药性我们应该如何做?
不随意自行购买抗微生物药物。抗微生物药物是处方药,必须经过医生的专业诊断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服用。
不主动要求开抗菌药物。抗菌药物是用来对付细菌的,在确定为细菌感染时才有效,例如90%的感冒不是细菌感染,而是病毒引起的,抗菌药物对病毒并无作用,因此不要自行到药店购买抗生素。
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足量足疗程使用抗菌药物,避免擅自加量、减量、换药或停药。
注重个人卫生,勤洗手,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,有助于预防感染。
加强锻炼,增强体魄与免疫力,从源头减少抗微生物药物使用;人流密集的场合,应戴上口罩做好个人防护。
不随意给动物、家禽等使用抗微生物药物。
过期药物属于有害垃圾,应丢于有害垃圾桶。

科普知识

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误区

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抗微生物药物,我们应避免某些常见误区:

●误区一:抗微生物药物不等同于消炎药、感冒药、退烧药。

很多细菌感染会引起红、肿、热、痛等炎症症状,但是炎症并非都由细菌感染引起。在非细菌性炎症的情况下服用抗菌药物,会导致抗菌药物杀灭体内非有害菌,引起菌群失调,造成抵抗力下降;感冒多由病毒引起,使用抗菌药物是没有作用的,原则上普通感冒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,只有在出现细菌感染症状,如咳脓痰或流脓涕、白细胞增高等时才应用;而发烧是一种症状,应经过临床医生诊断、明确病因后再用药。

●误区二:症状减轻或消失就可以停药?

不同部位的感染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疗程也会不一样。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产生效果,症状减轻,但不代表病原微生物已被完全清除;擅自停药,反而有可能会导致体内残存的病原微生物再次繁殖,导致感染复发。长期反复使用抗菌药物,容易引起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的出现。

●误区三:用药后看不到效果就加量或者换药?

一些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(如青霉素类、头孢菌素类)需要达到有效浓度后持续一段时间,才会发挥效果。即使加大药物用量,药物浓度继续增高,也不会加快药效,所以不要擅自更换药物用量或频繁更换抗菌药物类型。

●误区四:药物品种越多越有效?

原则上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,联合用药可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或者导致细菌耐药性。只有在有明确指征以及医生评估有需要的情况下才能联合用药:如病原菌尚未查明的或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;需长疗程治疗,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;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,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,且临床证明同样有效等。

我们能做些什么?
1.不要自行购买抗微生物药物,严格遵守医嘱,始终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微生物药物;
2.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戴口罩、勤洗手;
3.提高兽用抗菌药物科学管理水平,加强抗菌药物环境污染防治。
4.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教育,严格执行艾滋病、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的规范、全疗程治疗,减少耐药性的产生;
5.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抗微生物药物知识,保护抗微生物药物,就是保护我们自己。
从我做起,遏制细菌耐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