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“医”路帮扶】“尽心竭力'传、帮、带',倾囊相授帮扶情”——记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帮扶专家马玲
2025-09-17 17:47 10
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卫健委“结对帮扶”工作部署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江苏省人民医院作为对口帮扶睢宁县人民医院的协作单位,聚焦科室发展、学科建设、业务指导、专业培训作为支援重点,为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,让当地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医疗帮扶的“春风”。
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马玲医生主动请缨,以帮扶队队长的身份驻守睢宁县人民医院,开启为期一年的肿瘤科对口帮扶工作。从省级三甲医院到县域基层医疗机构,以精湛医术破局临床困境,以匠心培育医疗人才,以创新擘画科研蓝图,以仁心践行公益担当。她走过的每一步帮扶路,都化作睢宁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印记。
一、以精湛医术破局:让省级精准诊疗,走进县域 “家门口”
“以前难治、不敢治的病,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水平的治疗!” 这是许多睢宁肿瘤患者对马玲的由衷感慨。深知县域患者对优质医疗的迫切需求,马玲始终坚守肿瘤科临床一线。她沉下心梳理诊疗痛点,将AI辅助胃癌精准分期、远程多学科会诊等前沿技术 “引进来”,更手把手带教医护人员,把核心技术 “留下来”。
曾经,面对复杂疑难重症,我院医护团队常陷入 “诊断难” 的困境。马玲到来后,带领团队一次次突破诊疗瓶颈:从细致分析每一份影像报告,到牵头多学科专家远程会诊,再到为患者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,她用专业与耐心,让一例例 “棘手” 病例迎来治愈希望。
二、以匠心育人才:让学科根基,扎得更深、长得更壮
“学科发展,人才是根。” 这是马玲常挂在嘴边的话。一年来,她将人才培育与学科建设视作核心使命,用 “传帮带” 的匠心,为睢宁医疗播撒希望的种子。
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与她的积极推动下,睢宁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成功跻身 “市级临床重点专科”,实现了学科发展的 “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”;她积极搭建资源桥梁,促成省级专家工作室落地、GCP合作平台建成,为医院打通了对接省级优质资源的 “绿色通道”,让基层医护人员能随时向顶尖专家学习。
每周的教学查房,是医护团队最期待的 “充电时刻”。马玲会带着典型病例,细致讲解诊疗思路,从症状鉴别到方案选择,从用药细节到患者沟通,每一个环节都倾囊相授;她还主动组织医护人员参与省级继续教育,鼓励大家走出县域、开拓视野。
如今,一批技术过硬、理念先进的肿瘤科骨干人才已成长起来,成为睢宁医疗可持续发展的 “源头活水”。
三、以创新谋长远:让科研与防治,护佑百姓 “全周期健康”
“不仅要解决当下的病,更要守护未来的健康。” 马玲的目光,始终聚焦县域医疗的长远发展。凭借深厚的科研功底,她指导医护人员梳理临床数据、撰写科研标书,助力医院成功申报4项科研课题;她牵头开展 “胃癌大模型” 研究,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临床诊疗,为精准医疗提供 “智慧支撑”。
她立足睢宁实际,主导推进县肿瘤防治中心建设,牵头构建起 “预防 - 筛查 - 治疗 - 康复” 全流程、一体化的肿瘤防治服务网络。从社区筛查到健康科普,从治疗方案到康复指导,她让 “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” 的理念深入基层,为百姓健康筑起 “全周期守护墙”。
四、以仁心践使命:让健康科普,走进千万百姓家
“医者仁心,不仅要治病,更要治未病。” 马玲用一次次公益行动,诠释着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与医者担当。
在 “胃癌关爱日” 等重要节点,她积极参加健康科普公益活动:走进社区,为居民免费义诊、解读报告;面向群众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胃癌早筛知识;借助主流媒体,将健康理念传播到县域的每一个角落。
“以前总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,听马医生讲完才知道,早筛查就能早预防!” 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说。马玲的努力,不仅让更多百姓树立了科学的健康观念,更让医院 “以患者为中心” 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,让 “有温度的医疗” 成为睢宁百姓口中的口碑。
回望这一年,马玲用务实的作风、前瞻的视野、无私的奉献,为睢宁医院三级乙等医院创建、重点学科建设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。她的严谨专业,让医护人员敬佩;她的温暖仁心,让百姓信赖。如今,帮扶的日子虽已告一段落,但这份跨越地域的情谊,早已深深镌刻在睢宁医疗的发展历程中,成为激励医院持续进步的宝贵财富。“尽心竭力'传、帮、带',倾囊相授帮扶情”。马玲用一年时光,在睢宁写下了 “医者担当” 的生动注脚,而这份 “以仁心筑健康” 的故事,仍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温暖生长……